《理想国》
阅读次数:170
0
书名:理想国
出版: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9787511321862
试读: CADAL | 读秀 | 畅想之星
互动:点击添加评论与留言
热榜来源
借阅领域情况:
2023-06-14中国计量大学图书馆,2023年06月 排名第 82
2023-04-25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2023年04月 排名第 23
2022-12-31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2022年12月 排名第 16
更多……
简介与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乌托邦思想的著作,被称为“关于正义的学说”,它奠定了西方正义学说的基础。
          本书天才般规划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本,闪耀着人类只会理性的光辉。
        
        <...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师承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后继承发展,承前启后,同时他也是另一位古希腊史上很重要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出身贵族,一生致力于哲学研究,以哲学为人生最高理想。古希腊人热爱哲学,热爱科学,并认为科学哲学为一学,合二为一并无区别,柏拉图也不例外,在亦师亦友的苏格拉底影响下,他提倡哲学家不应闭门造车,应当走到现实生活中来,学以致用,付诸实践,如此哲学是为哲学,在这方面,他自己身先士卒,他把高深的哲学理论探讨与现实中的知识追求结合在一起,这使得他的理论在很多生活问题上的应用中显得那样地生动,《理想国》一书就体现了他这方面的主张。《理想国》虽为一部哲学著作,却无论是主题还是语言上都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细读后更会发现,全书段落逻辑缜密,博古通今,其中对辩精彩但一点不显艰涩,读来趣味横生。全书讨论的大多数问题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譬如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包括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师承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后继承发展,承前启后,同时他也是另一位古希腊史上很重要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出身贵族,一生致力于哲学研究,以哲学为人生最高理想。古希腊人热爱哲学,热爱科学,并认为科学哲学为一学,合二为一并无区别,柏拉图也不例外,在亦师亦友的苏格拉底影响下,他提倡哲学家不应闭门造车,应当走到现实生活中来,学以致用,付诸实践,如此哲学是为哲学,在这方面,他自己身先士卒,他把高深的哲学理论探讨与现实中的知识追求结合在一起,这使得他的理论在很多生活问题上的应用中显得那样地生动,《理想国》一书就体现了他这方面的主张。《理想国》虽为一部哲学著作,却无论是主题还是语言上都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细读后更会发现,全书段落逻辑缜密,博古通今,其中对辩精彩但一点不显艰涩,读来趣味横生。
        全书讨论的大多数问题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譬如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加上男女平权、男女参政、男女参军等问题,几乎都是普通人一生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可见,柏拉图的学说较之苏格拉底综合性、实用性更为突出。
        柏拉图一生以继承苏格拉底哲学研究大业自任,前后共著对话体著作25篇。本书《理想国》成于柏拉图壮年时期,影响最为深远。柏拉图的这些著作当中除最晚的《法律篇》之外,其他24篇的主要对话者都是苏格拉底。虽然这些著作后人经考证有些是伪作,但也足以见得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敬重以及对他的离世的痛惜之情。因此,即便是苏格拉底一生不著一字,柏拉图这位西方哲学史上留有大量著作的人却借苏格拉底之口表达了自己的哲学立场。
        《理想国》中的主要人物也是苏格拉底,但真正表达意见的却是柏拉图,柏拉图站在苏格拉底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当时希腊统治者和贵族的观点和想法提出抨击,他痛心的是雅典贵族堕落为寡头,没有好好治理自己的国家,而农民、工人、商人只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和推销者,他们是不可能也不必要去担负行政上的许多事务。活动只是领导阶层的专职,是领导阶层义不容辞的一种道德责任。在柏拉图看来,领导与群众必须严明分工,领导阶层主要是受工农商的供养来尽全力来治理国家,给工农商办好教育、治安和国防。事实上他所提出的这种合作结构要实现起来难度很大,但柏拉图并不因此失去信心,他认为只要国家好好培养下一代的年轻人,希腊还是很有希望的。于是,《理想国》中他执意建造了一个他理想中的国度,这乃是这位哲学家心目中理想的治国计划,他希望能给当时雅典的统治者一些建议,让希腊重新恢复到有序的治理当中去。他的这一观点在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柏拉图的《理想国》对于研究西方哲学而言有很强的启发性,在西方哲学界也是一部经典。但这一书中的有些观点现在看来只能是见仁见智,存乎其人了。所谓百家争鸣,细细品读以后,也会有所收获,切勿断章取义,那就有可能误解了大师的深意。
        此书的译本众多,其中有吴献书译本,向来在学界享有盛誉,但其中的语言相对艰涩,读起来不容易为现在的年轻人所理解,本书译者参照原本(Loeb古典丛书本希腊原文和牛津版Jowett& Campbell的希腊原文,并参考Jowett,Davies andVaughan,Lindsay,Shorey,Cornford,Lee,Rouse等新旧英译本七种)和吴译本,重新翻译,将语言进一步简化,希望让现在的年轻人也能读懂柏拉图的经典之作,但翻译过程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或是错译,望读者指正。
更多……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