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
热榜来源
门户领域情况:
2018-11-16,百道网,人文 类,百道网2018年10月:人文 排名第 3 名
简介与推荐
【内容简介】《霓虹灯外》是一部系统研究近代上海市井生活的著作,在城市史、上海史、社会生活史等领域有着无法回避的地位。第一部 “寻求都市梦”梳理了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转变的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上海各社会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层次,并以人力车夫为例,...描摹了移民群体在当时的生存状态。在第二、三部 “立锥之地”和“上海屋檐下”,卢汉超以细致的笔触再现了上海棚户区及石库门里弄的生活场景,对上海中下阶层市民的居住空间和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叙述和细致的描摹,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近代上海市井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全方位体现了传统力量在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非凡韧性。
【作者简介】卢汉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历史学博士。现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艾伦人文学部教授。曾在纽约州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院校任全职或客座教授,并任中国留美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历史评论》主编、美国福特基金会和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评审、上海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城市史。主要中英文著作有《赫德传》《霓虹灯外》《叫街者》《一个共和国的诞生》等,其中《霓虹灯外》获美国城市史学会最佳著作奖,《叫街者》获美国第三世界研究学会塞西尔·柯里最佳著作奖,《一个共和国的诞生》获中国旅美历史学会最佳学术荣誉奖。
【好评推荐】卢汉超的《霓虹灯外》再现了拥挤但又充满生机的上海里弄家庭,它们构成了旧上海的主体。他为我们唤回了商贩和收粪工的吆喝、日常的购物及上学、男欢女爱和穷困苦难的韵律、再现了房间和阁楼的布局、空间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共产主义的兴起和犯罪的普遍性。对于丰富多彩、不断发展的民国上海研究而言,本书增添了一部不可或缺的读本。
——史景迁(JonathanSpence)
如果你问西方人,他们对哪个中国历史名城略知一二,几乎所有人都会说:上海。但他们的“上海”是那个有外滩和南京路,有跑马厅和百货公司的城市,而不是卢汉超在这本精彩迷人的书中所描述的上海街区。如果要了解普通上海人在民国时期是如何度日的,他们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他们如何在城市里活动、如何谋生、如何玩乐、如何在社区里相互交流——这是你必须读的一本书。
——罗威廉(WilliamT.Rowe)
本书的研究非常深入,再现了民国上海的社会复杂性,以及“中产阶级”“工人阶级”等术语无法捕捉到的现实肌理。卢汉超带领我们阅遍上海,从挤满新来者的棚户区到壮观、繁华但仍岌岌可危的石库门里弄,从街道到街区商店和街区工厂。最重要的是,他让我们对激活日常生活的大众文化有了新的感知:本地和外来传统、商业影响,以及普通人在一个非凡之地所做的持续不断、微小但重要的创新,共同打造了大众文化这一不断变化的产物。
——彭慕然(KennethPomeranz)
20世纪初的上海在我们印象的中,是中国*西化、*现代化的城市。但通过卢汉超对于上海大多数居民日常生活的观察,呈现的是另一个上海。这些“小人物”主要是来自贫困农村的移民,他们并不关心自己的生活是“西化”还是“现代化”。正如卢先生在这本开创性的书中所言,他们的任务是尽最大努力应对周围发生的巨变,有时以创造性的方式适应这些变化,有时遵循中国过去的传统,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卢汉超建议: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就必须摒弃“现代”和“传统”等简单的二分法,超越“中国人”和“西方人”等定义松散的概念标签,尽可能地深入关注而不要漠视上海人是如何应对人类基本需求的。
——柯文(PaulCohen)
上海日常生活的这一面从没有像本书这样表现得如此鲜活;这是卢汉超先生这项研究的核心贡献,使我们对这个备受关注、至关重要的中国大都市的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有了新的领悟。本书的研究成果令人印象深刻。这项庞大研究的细节密度和文献记录的完整性让我心生敬畏。在我看来,《霓虹灯外》的学术成就极高。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最引人入胜、深具启发性的著作。
——周锡瑞(JosephW.Esherick)
从卢汉超先生对二十世纪初上海清晰、鲜活的描写中,我们了解到弄堂的结构、联排房屋的设计、转租的规则、门环的形状、人力车的弹簧坐垫、小贩的吆喝、街角的剃头摊、工厂的劳作、马桶的倒空和清洗,以及对邻居私事守口如瓶的责任。简而言之,对于当时上海的一切,我们都应该从这个基础上理解。这是一本令人愉快又有启迪性的书。
——林培瑞(PerryLink)
这是一部杰出的作品。本书将是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城市无法回避的著作。论题有力而具挑战性。内容生动而引人入胜,文笔流畅。
——史谦德(DavidStrand)
卢汉超笔下的上海不是外滩,也不是南京路,不是关于洋人侨民,或政客权要,。相反,他再现了居住在上海的绝大多数平民(穷人和中产阶级)的生活。他在这项精彩而引人入胜的研究中,让我们体会到了“旧上海”的日常节奏、景象、声音,甚至味道。
——柯博文(ParkM.Coble)
《霓虹灯外》是对中国平民生活讨论的一个重要补充。它提醒我们,普通民众是怎么享受上海所提供的秩序,而不必放弃他们的文化价值。这本书描述了传统如何延续,人们如何在截然不同的条件下开始新生活的,以及他们如何为未来的现代中国人创造新的欣赏和学习环境。本书记录的这一段为所有中国人提供了新生活的历史,值得被广泛阅读。
——王赓武(WuGungwu)
《霓虹灯外》是对中国最大、最复杂城市微观研究的杰出的增补。这部作品利用了丰富的中英文资料,涵盖了上海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在现有的出版物中鲜见同类作品。所有的图书馆应备一本。
——《选择》杂志(Choice)
卢汉超先生这本组织严密、叙述生动的著作,讨论了自马克斯?韦伯以来城市研究的一个基本分析性问题:资本主义、西方影响和区域历史文化在塑造非西方世界不同地区的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平衡。卢汉超生动地叙述了当时中国最大城市的本地居民和农村移民(即所谓的小市民)是如何在西方殖民统治对城市工商业影响的高峰时期生活和谋生的。《霓虹灯外》所利用的材料范围宏大,从文学作品、民俗材料到对七个街区的老市民调查。尤其令人难忘的是卢汉超对上海里弄住宅,也就是石库门的生活写照。本书所显现的,是上海的城市化反映了来自中国农村的外来移民涌入城市的态度和愿望,以及他们由城市的街道、商店和房屋所形成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卢汉超强调上海人的生活方式是从中西文化的各种影响中编织出来的,他挑战了上海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和现代化进入中国的桥头堡的传统形象。本书证明了中国城市研究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地的城市学者将在这部城市社会史的典范作品中找到理念和方法。
——[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TheUrbanHistoryAssociation)
这是关于二十世纪初中国最伟大城市内日常生活的一份巨细无遗、具有启蒙性、令人读之津津有味的报告。在以后的很多年,这份报告都将被那些考察中国城市日常生活现实的人所参考和引用。
——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HistoricalReview)
这是一本辉煌的著作。它在创造和追溯时空上超凡脱俗。此书再怎么样被隆重推荐也不为过——这不仅是因为它对上海所做的表述,也不仅是因为它对中国本身所做的表述,而是因为它为地方史写作创造了一个典范。
——《国际中国评论》(ChinaReviewInternational)
【书单推荐】1.2018年10月 百道好书榜·人文类
2.新浪好书榜-2018年9月社科历史类
3.《出版人》:2018年10月好书推荐榜
4.新浪好书榜:姚峥华推荐社科历史类2018年9月图书
5.《西安日报》阅读与思考-书评(2018-10-23)
6.蓑翁论书:(2018)十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7.新浪好书榜:唐山推荐社科历史类2018年9月图书
8.百道学习新书联播9.24-9.30日书单
9.界面文化-一周荐书(2018-09-23)
10.人文社科联合书单·2018年9月(第38期)
11.《现代快报》读品周刊-新书推荐(2018-09-30)
12.《烟台晚报》读书-新书架(2018-10-28)
【作者简介】卢汉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历史学博士。现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艾伦人文学部教授。曾在纽约州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院校任全职或客座教授,并任中国留美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历史评论》主编、美国福特基金会和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评审、上海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城市史。主要中英文著作有《赫德传》《霓虹灯外》《叫街者》《一个共和国的诞生》等,其中《霓虹灯外》获美国城市史学会最佳著作奖,《叫街者》获美国第三世界研究学会塞西尔·柯里最佳著作奖,《一个共和国的诞生》获中国旅美历史学会最佳学术荣誉奖。
【好评推荐】卢汉超的《霓虹灯外》再现了拥挤但又充满生机的上海里弄家庭,它们构成了旧上海的主体。他为我们唤回了商贩和收粪工的吆喝、日常的购物及上学、男欢女爱和穷困苦难的韵律、再现了房间和阁楼的布局、空间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共产主义的兴起和犯罪的普遍性。对于丰富多彩、不断发展的民国上海研究而言,本书增添了一部不可或缺的读本。
——史景迁(JonathanSpence)
如果你问西方人,他们对哪个中国历史名城略知一二,几乎所有人都会说:上海。但他们的“上海”是那个有外滩和南京路,有跑马厅和百货公司的城市,而不是卢汉超在这本精彩迷人的书中所描述的上海街区。如果要了解普通上海人在民国时期是如何度日的,他们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他们如何在城市里活动、如何谋生、如何玩乐、如何在社区里相互交流——这是你必须读的一本书。
——罗威廉(WilliamT.Rowe)
本书的研究非常深入,再现了民国上海的社会复杂性,以及“中产阶级”“工人阶级”等术语无法捕捉到的现实肌理。卢汉超带领我们阅遍上海,从挤满新来者的棚户区到壮观、繁华但仍岌岌可危的石库门里弄,从街道到街区商店和街区工厂。最重要的是,他让我们对激活日常生活的大众文化有了新的感知:本地和外来传统、商业影响,以及普通人在一个非凡之地所做的持续不断、微小但重要的创新,共同打造了大众文化这一不断变化的产物。
——彭慕然(KennethPomeranz)
20世纪初的上海在我们印象的中,是中国*西化、*现代化的城市。但通过卢汉超对于上海大多数居民日常生活的观察,呈现的是另一个上海。这些“小人物”主要是来自贫困农村的移民,他们并不关心自己的生活是“西化”还是“现代化”。正如卢先生在这本开创性的书中所言,他们的任务是尽最大努力应对周围发生的巨变,有时以创造性的方式适应这些变化,有时遵循中国过去的传统,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卢汉超建议: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就必须摒弃“现代”和“传统”等简单的二分法,超越“中国人”和“西方人”等定义松散的概念标签,尽可能地深入关注而不要漠视上海人是如何应对人类基本需求的。
——柯文(PaulCohen)
上海日常生活的这一面从没有像本书这样表现得如此鲜活;这是卢汉超先生这项研究的核心贡献,使我们对这个备受关注、至关重要的中国大都市的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有了新的领悟。本书的研究成果令人印象深刻。这项庞大研究的细节密度和文献记录的完整性让我心生敬畏。在我看来,《霓虹灯外》的学术成就极高。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最引人入胜、深具启发性的著作。
——周锡瑞(JosephW.Esherick)
从卢汉超先生对二十世纪初上海清晰、鲜活的描写中,我们了解到弄堂的结构、联排房屋的设计、转租的规则、门环的形状、人力车的弹簧坐垫、小贩的吆喝、街角的剃头摊、工厂的劳作、马桶的倒空和清洗,以及对邻居私事守口如瓶的责任。简而言之,对于当时上海的一切,我们都应该从这个基础上理解。这是一本令人愉快又有启迪性的书。
——林培瑞(PerryLink)
这是一部杰出的作品。本书将是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城市无法回避的著作。论题有力而具挑战性。内容生动而引人入胜,文笔流畅。
——史谦德(DavidStrand)
卢汉超笔下的上海不是外滩,也不是南京路,不是关于洋人侨民,或政客权要,。相反,他再现了居住在上海的绝大多数平民(穷人和中产阶级)的生活。他在这项精彩而引人入胜的研究中,让我们体会到了“旧上海”的日常节奏、景象、声音,甚至味道。
——柯博文(ParkM.Coble)
《霓虹灯外》是对中国平民生活讨论的一个重要补充。它提醒我们,普通民众是怎么享受上海所提供的秩序,而不必放弃他们的文化价值。这本书描述了传统如何延续,人们如何在截然不同的条件下开始新生活的,以及他们如何为未来的现代中国人创造新的欣赏和学习环境。本书记录的这一段为所有中国人提供了新生活的历史,值得被广泛阅读。
——王赓武(WuGungwu)
《霓虹灯外》是对中国最大、最复杂城市微观研究的杰出的增补。这部作品利用了丰富的中英文资料,涵盖了上海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在现有的出版物中鲜见同类作品。所有的图书馆应备一本。
——《选择》杂志(Choice)
卢汉超先生这本组织严密、叙述生动的著作,讨论了自马克斯?韦伯以来城市研究的一个基本分析性问题:资本主义、西方影响和区域历史文化在塑造非西方世界不同地区的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平衡。卢汉超生动地叙述了当时中国最大城市的本地居民和农村移民(即所谓的小市民)是如何在西方殖民统治对城市工商业影响的高峰时期生活和谋生的。《霓虹灯外》所利用的材料范围宏大,从文学作品、民俗材料到对七个街区的老市民调查。尤其令人难忘的是卢汉超对上海里弄住宅,也就是石库门的生活写照。本书所显现的,是上海的城市化反映了来自中国农村的外来移民涌入城市的态度和愿望,以及他们由城市的街道、商店和房屋所形成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卢汉超强调上海人的生活方式是从中西文化的各种影响中编织出来的,他挑战了上海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和现代化进入中国的桥头堡的传统形象。本书证明了中国城市研究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地的城市学者将在这部城市社会史的典范作品中找到理念和方法。
——[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TheUrbanHistoryAssociation)
这是关于二十世纪初中国最伟大城市内日常生活的一份巨细无遗、具有启蒙性、令人读之津津有味的报告。在以后的很多年,这份报告都将被那些考察中国城市日常生活现实的人所参考和引用。
——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HistoricalReview)
这是一本辉煌的著作。它在创造和追溯时空上超凡脱俗。此书再怎么样被隆重推荐也不为过——这不仅是因为它对上海所做的表述,也不仅是因为它对中国本身所做的表述,而是因为它为地方史写作创造了一个典范。
——《国际中国评论》(ChinaReviewInternational)
【书单推荐】1.2018年10月 百道好书榜·人文类
2.新浪好书榜-2018年9月社科历史类
3.《出版人》:2018年10月好书推荐榜
4.新浪好书榜:姚峥华推荐社科历史类2018年9月图书
5.《西安日报》阅读与思考-书评(2018-10-23)
6.蓑翁论书:(2018)十月推荐书单(社科类)
7.新浪好书榜:唐山推荐社科历史类2018年9月图书
8.百道学习新书联播9.24-9.30日书单
9.界面文化-一周荐书(2018-09-23)
10.人文社科联合书单·2018年9月(第38期)
11.《现代快报》读品周刊-新书推荐(2018-09-30)
12.《烟台晚报》读书-新书架(2018-10-28)
更多……
- 热书快递(最新上榜图书)
- 热书自选(最有个性榜单)
- 推荐专题(精选热门图书)
- 热书搜索(我有我的目标)
- 最新评论(TA们都在说..)
- 主题领域(领域分类浏览)
- 马列毛邓[1145]
- 哲学、宗教[6248]
- 社会科学总论[3468]
- 政治、法律[7681]
- 军事[460]
- 军事理论[24]
- 世界军事[71]
- 中国军事[109]
- 亚洲各国军事[13]
- 欧洲各国军事[17]
- 美洲各国军事[14]
-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130]
- 军事技术[81]
-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1]
- 经济[9791]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3891]
- 语言、文字[9931]
- 文学[31377]
- 艺术[7861]
- 历史、地理[6438]
- 自然科学总论[541]
- 自科理论与方法论[270]
- 科现状及发展[37]
- 自科机构、团体、会议[2]
- 自科研究方法[12]
- 自科教育与普及[102]
- 自科丛书、文集、报刊[9]
- 自科参考工具书[3]
- 自科科学调查、考察[12]
- 自然研究、自然历史[14]
- 系统科学[80]
- 数理科学和化学[6618]
- 天文学、地球科学[891]
- 生物科学[2503]
- 医药、卫生[6413]
- 农业科学[1497]
- 工业技术[20863]
- 交通运输[902]
- 航空、航天[303]
-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18]
- 航空[224]
- 航天(宇宙航行)[60]
- 航空、航天医学[1]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768]
- 综合性图书[329]
- 丛书[103]
- 辞典[15]
-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104]
- 年鉴、年刊[2]
-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12]
-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93]
- 热书分布(我有我的选择)
- 图书导读
- 开放利用
- 使用说明
-
. 点击封面或书名,看图书详情、评论留言、热榜来源、简介与推荐等信息。
. 若该书本馆有纸本,点击“××馆藏”查看该馆馆藏情况。
. 在“图书详情”页面,点击“热榜来源”下的日期,能直接访问来源网站的图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