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
热榜来源
借阅领域情况:
2022-05-17,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2022年05月 排名第 58 名
2020-10-12,浙大宁波理工图书馆,2020年10月 排名第 70 名
2019-09-15,上海海关学院图书馆,2019年09月 排名第 27 名
2019-03-20,浙大宁波理工图书馆,2019年03月 排名第 50 名
2019-03-06,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2019年03月 排名第 11 名
2017-03-18,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2017年03月 排名第 7 名
门户领域情况:
2024-09-04,豆瓣图书,TOP250_P3 类,豆瓣图书推荐2024年第3季度 排名第 56 名
2023-12-13,豆瓣图书,TOP250_P3 类,豆瓣图书推荐2023年第4季度 排名第 55 名
2023-09-12,豆瓣图书,TOP250_P3 类,豆瓣图书推荐2023年第3季度 排名第 54 名
2023-04-25,豆瓣图书,TOP250_P3 类,豆瓣图书推荐2023年第2季度 排名第 54 名
2022-12-30,豆瓣图书,TOP250_P3 类,豆瓣图书推荐2022年第4季度 排名第 54 名
2022-06-13,豆瓣图书,TOP250_P2 类,豆瓣图书推荐2022年第2季度 排名第 49 名
2022-03-09,豆瓣图书,TOP250_P2 类,豆瓣图书推荐2022年第1季度 排名第 38 名
2021-07-09,豆瓣图书,TOP250_P2 类,豆瓣图书推荐2021年第3季度 排名第 40 名
2020-12-30,豆瓣图书,TOP250_P2 类,豆瓣图书推荐2020年第4季度 排名第 43 名
2020-09-29,豆瓣图书,TOP250_P2 类,豆瓣图书推荐2020年第3季度 排名第 40 名
2020-05-20,豆瓣图书,TOP250_P2 类,豆瓣图书推荐2020年第2季度 排名第 37 名
2019-12-14,豆瓣图书,TOP250_P7 类,豆瓣图书推荐2019年第4季度 排名第 156 名
2019-09-13,豆瓣图书,TOP250_P7 类,豆瓣图书推荐2019年第3季度 排名第 151 名
2019-05-16,豆瓣图书,TOP250_P6 类,豆瓣图书推荐2019年第2季度 排名第 134 名
2015-10-08,豆瓣图书,TOP250_P7 类, 排名第 171 名
2015-07-01,豆瓣图书,TOP250_P7 类, 排名第 171 名
2015-04-09,豆瓣图书,TOP250_P7 类, 排名第 171 名
2015-01-08,豆瓣图书,TOP250_P7 类, 排名第 170 名
2014-10-14,豆瓣图书,TOP250_P7 类, 排名第 172 名
2014-09-16,豆瓣图书,TOP250_P7 类, 排名第 174 名
2014-06-09,豆瓣图书,TOP250_P8 类, 排名第 180 名
2014-05-06,豆瓣图书,TOP250_P8 类, 排名第 180 名
2014-04-25,豆瓣图书,TOP250_P8 类, 排名第 180 名
销售领域情况:
2021-12-04,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1年11月 排名第 38 名
2021-12-04,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1年9月 排名第 40 名
2021-12-04,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1年8月 排名第 23 名
2021-12-04,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1年6月 排名第 26 名
2021-12-04,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1年5月 排名第 37 名
2021-12-04,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1年4月 排名第 25 名
2021-03-23,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1年2月 排名第 36 名
2020-12-17,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0年11月 排名第 30 名
2020-10-11,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0年9月 排名第 31 名
2020-10-11,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0年8月 排名第 31 名
2020-07-02,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0年6月 排名第 32 名
2020-07-02,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0年5月 排名第 35 名
2020-07-02,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0年4月 排名第 32 名
2020-07-02,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0年3月 排名第 27 名
2020-07-02,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0年2月 排名第 33 名
2020-07-02,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20年1月 排名第 40 名
2020-01-15,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9年12月 排名第 28 名
2019-12-13,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9年11月 排名第 38 名
2019-11-12,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9年10月 排名第 24 名
2019-10-11,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9年9月 排名第 24 名
2019-10-11,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9年8月 排名第 38 名
2019-03-21,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9年2月 排名第 33 名
2019-03-21,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9年1月 排名第 39 名
2018-12-31,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8年11月 排名第 24 名
2018-10-16,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8年9月 排名第 35 名
2018-10-16,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8年8月 排名第 36 名
2018-10-16,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8年7月 排名第 33 名
2018-07-05,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8年6月 排名第 34 名
2018-05-26,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8年4月 排名第 34 名
2017-12-01,当当销售排行,旅游/地图 类,2017年7月 排名第 21 名
2017-07-05,当当销售排行,旅游/地图 类,2017年6月 排名第 15 名
2017-07-05,当当销售排行,旅游/地图 类,2017年5月 排名第 24 名
2017-07-05,当当销售排行,旅游/地图 类,2017年4月 排名第 15 名
2017-05-01,当当销售排行,旅游/地图 类,2017年3月 排名第 15 名
2017-03-20,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7年1月 排名第 17 名
2016-12-13,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6年10月 排名第 17 名
2016-12-13,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6年9月 排名第 33 名
2016-12-13,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6年8月 排名第 24 名
2016-12-13,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6年7月 排名第 40 名
2016-07-23,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6年6月 排名第 36 名
2016-03-10,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6年1月 排名第 32 名
2016-02-27,亚马逊销售排行,旅游/地图 类, 排名第 9 名
2016-01-04,亚马逊销售排行,旅游/地图 类, 排名第 6 名
2015-12-02,亚马逊销售排行,旅游/地图 类, 排名第 6 名
2015-10-12,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5年8月 排名第 37 名
2015-08-28,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5年6月 排名第 26 名
2015-08-28,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5年5月 排名第 19 名
2015-08-28,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5年4月 排名第 24 名
2015-08-28,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5年3月 排名第 18 名
2015-08-28,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5年2月 排名第 9 名
2015-08-28,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5年1月 排名第 7 名
2015-08-28,亚马逊销售排行,旅游/地图 类, 排名第 4 名
2014-11-06,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4年6月 排名第 16 名
2014-10-03,亚马逊销售排行,旅游/地图 类, 排名第 10 名
2014-09-15,亚马逊销售排行,旅游/地图 类, 排名第 4 名
2014-06-09,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4年5月 排名第 13 名
2014-05-08,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4年4月 排名第 26 名
2014-05-08,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4年3月 排名第 38 名
2014-05-08,当当销售排行,社科 类,2014年2月 排名第 27 名
更多……
简介与推荐
【内容简介】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 《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寻路中国》是我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我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我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我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 这三本书横跨了我的中国十年,从1996至2007。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处于世纪之交的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十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更重要的是,这是邓小平去世后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的决定因素。从《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寻路中国》,我所讲述的都是他们的故事。
【作者简介】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 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 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编辑推荐] 本书是《纽约客》专栏作家海斯勒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江城》讲的是地理,以地为中心;《甲骨》讲的是历史,以时为中心。《寻路中国》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的是中国的核心课题,但它不是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化的实质。
【作者简介】 彼得·海斯勒(Peter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
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
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编辑推荐】《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美国亚马逊书店中国旅行类图书第一名。
追寻现代中国,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纽约客》、《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国家地理》、《华盛顿邮报》联合推荐。
【媒体推荐】“太棒了!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是我读过的描述当代中国日常生活最好的一本书……彼得在中国待了很久,作为《纽约客》的记者,他通过驾车环游的方式捕捉现代中国。”
——托尼惠勒(Lonely Planet创始人)
“毫无疑问,彼得•海斯勒是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他对当代中国的描写,极富人性。”
——《华尔街日报》
“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
——《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简介】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 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 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编辑推荐] 本书是《纽约客》专栏作家海斯勒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江城》讲的是地理,以地为中心;《甲骨》讲的是历史,以时为中心。《寻路中国》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的是中国的核心课题,但它不是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化的实质。
【作者简介】 彼得·海斯勒(Peter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
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
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编辑推荐】《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美国亚马逊书店中国旅行类图书第一名。
追寻现代中国,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纽约客》、《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国家地理》、《华盛顿邮报》联合推荐。
【媒体推荐】“太棒了!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是我读过的描述当代中国日常生活最好的一本书……彼得在中国待了很久,作为《纽约客》的记者,他通过驾车环游的方式捕捉现代中国。”
——托尼惠勒(Lonely Planet创始人)
“毫无疑问,彼得•海斯勒是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他对当代中国的描写,极富人性。”
——《华尔街日报》
“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
——《南方人物周刊》
更多……
- 热书快递(最新上榜图书)
- 热书自选(最有个性榜单)
- 推荐专题(精选热门图书)
- 热书搜索(我有我的目标)
- 最新评论(TA们都在说..)
- 主题领域(领域分类浏览)
- 马列毛邓[1186]
- 哲学、宗教[6450]
- 社会科学总论[3546]
- 政治、法律[7990]
- 军事[472]
- 军事理论[24]
- 世界军事[75]
- 中国军事[114]
- 亚洲各国军事[14]
- 欧洲各国军事[18]
- 美洲各国军事[14]
-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130]
- 军事技术[81]
-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2]
- 经济[9982]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4014]
- 语言、文字[10191]
- 文学[32243]
- 艺术[8091]
- 历史、地理[6651]
- 自然科学总论[550]
- 自科理论与方法论[273]
- 科现状及发展[37]
- 自科机构、团体、会议[2]
- 自科研究方法[12]
- 自科教育与普及[103]
- 自科丛书、文集、报刊[11]
- 自科参考工具书[3]
- 自科科学调查、考察[13]
- 自然研究、自然历史[15]
- 系统科学[81]
- 数理科学和化学[6748]
- 天文学、地球科学[906]
- 生物科学[2554]
- 医药、卫生[6678]
- 农业科学[1532]
- 工业技术[21394]
- 交通运输[923]
- 航空、航天[305]
-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19]
- 航空[225]
- 航天(宇宙航行)[60]
- 航空、航天医学[1]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784]
- 综合性图书[332]
- 丛书[104]
- 辞典[16]
-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105]
- 年鉴、年刊[2]
-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12]
-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93]
- 热书分布(我有我的选择)
- 图书导读
- 开放利用
- 使用说明
-
. 点击封面或书名,看图书详情、评论留言、热榜来源、简介与推荐等信息。
. 若该书本馆有纸本,点击“××馆藏”查看该馆馆藏情况。
. 在“图书详情”页面,点击“热榜来源”下的日期,能直接访问来源网站的图书详情。